2021-08-30
浏览量 : 1290
近日,鲁迅美术学院公布了2021年秋季学期开学时间,这里广州美术培训画室刘老师为大家找到了相关信息,一起来看看吧。
鲁迅美术学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文件〔2021〕2号
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、省政府和教育部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,按照省教育厅统一安排,切实做好我校2021年秋季学期开学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,确保我校安全、有序开学,保障师生健康、和谐稳定。根据国家卫健委、教育部《高等学校、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秋季学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(第四版)》《中共辽宁省委教育工委 辽宁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1年秋季学期开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》(辽委教通〔2021〕56号)等文件要求,结合学校实际,制定本工作方案。
一、总体原则
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领导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和2021年秋季学期开学各项工作。
(一)学校疫情防控条件达不到当地疫情防控要求的不能返校;(二)学校各项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不能返校;(三)有效应急预案和演练落实不到位的不能返校;(四)重点管控地区(中高风险地区所在的县、区及县级市)的师生员工暂缓返校。
二、时间安排
学校教职员工要在学生返校前返校。学生按照先省外、后省内的顺序返校。
教职工:8月30日正式上班,做好教学管理工作与疫情防控工作。8月30日对所有教职员工(含食堂、保洁、保安、宿管等后勤服务人员)、校内经营商户及施工人员进行全员核酸检测排查。
学生:9月1日起开始线上授课。自9月4日起至9月15日,分批次、分时段、错时错峰有序返校,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。返校学生在入校时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、“辽事通健康通行码”及“国务院客户端防疫行程卡”绿码进行信息核验。学生返校具体安排如下:
(一)第一批学生返校安排
时间安排:9月4日返校报到
涉及范围:辽宁省外的本科生2020级、本科生2019级、本科生2018级、本科生2017级雕塑、本科生2017级文化国际服装学院(在国内就读且辽宁省外的学生),辽宁省外的研究生2020级、研究生2019级、非全日制研究生2018级。
(二)第二批学生返校安排
时间安排:9月6日返校报到
涉及范围:辽宁省内的本科生2020级、本科生2019级、本科生2018级、本科生2017级雕塑、本科生2017级文化国际服装学院(在国内就读且辽宁省内的学生),辽宁省内的研究生2020级、研究生2019级、非全日制研究生2018级。
(三)第三批学生返校安排
时间安排:9月13日新生报到
涉及范围:辽宁省外的本科生2021级,辽宁省外的研究生2021级。
(四)第四批学生返校安排
时间安排:9月15日新生报到
涉及范围:辽宁省内的本科生2021级,辽宁省内的研究生2021级。
三、师生返校要求
(一)教职员工返校要求
省内、省外重点管控地区以外的教职员工在返校前至少提前14天返回省内居住地。从省外返回的教职员工要按照属地疫情防控要求做好健康管理。所有教职员工(含食堂、保洁、保安、宿管等后勤服务人员)、校内经营商户及施工人员在第一批学生返校前3天须完成一次全员核酸检测排查。
在重点管控地区以及返校前14天内有重点管控地区旅居史的教职员工暂不返校。待所在地区全部降为低风险后,持登车(机)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、“辽事通健康通行码”和“国务院客户端防疫行程卡”绿码返回学校所在城市,入校前一天再次进行核酸检测排查,后续管理措施根据属地防控要求严格执行。
(二)省外学生返校要求
在省外重点管控地区以外的学生,须持登车(机)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、“辽事通健康通行码”和“国务院客户端防疫行程卡”绿码第一批返校、第三批返校。到校后,学校第一时间组织省外返校学生再次进行核酸检测排查。学校对核酸检测结果待出的学生进行妥善管理安置,在核酸检测结果出具前,暂不安排线下活动,不出校门,做好个人防护,并充分做好服务保障和沟通解释工作。
在重点管控地区以及返校前14天内有重点管控地区旅居史的学生暂不返校。待所在地区全部降为低风险后,持登车(机)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、“辽事通健康通行码”和“国务院客户端防疫行程卡”绿码返校,到校后第一时间再次进行核酸检测排查,后续管理措施根据属地防控要求严格执行。
(三)省内学生返校要求
省内重点管控地区以外的学生在返校前至少提前14天返回省内居住地。学生在开学时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、“辽事通健康通行码”及“国务院客户端防疫行程卡”绿码第二批返校、第四批返校。
(四)境外师生返校要求
境外师生返校严格遵守外事部门和教育部有关规定,经批准入境后,按属地疫情防控有关规定进行隔离管控,解除隔离后,按照学校防控措施要求返校。
(五)有疑似症状师生返校要求
返校前一周有发热、干咳、乏力、咽痛、嗅(味)觉减退、腹泻等症状的师生应及时向学院报告,治愈后按相应要求返校。
四、工作任务
(一)精心做好返校前工作准备
1.制定开学工作方案。各职能部门、二级院系要按照本工作方案要求,结合实际,科学周密制定开学具体工作方案,报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备案。
2.细化具体防控措施。学校疫情防控综合办公室要进一步建立完善与属地卫生防疫部门、街道社区等联防联控工作机制,根据属地防控工作要求,不断健全防控措施和应急处置机制。各职能部门、二级院系要严格落实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,要继续执行晨午(晚)检、因病缺勤追踪登记、传染病疫情报告、健康管理、通风消毒等制度,严格执行“日报告”“零报告”制度。要持之以恒做好个人防护,戴口罩、勤洗手、少聚集。
3.严格返校师生管理。要精准掌握师生员工在重点管控地区的分布情况,落实师生健康管理制度,秋季开学前要全面、详细排查师生员工开学前14天内出行轨迹和健康状况,收集和汇总师生健康状况信息,形成“一人一档”,精准、及时掌握每位师生返校前14天的旅居史、接触史以及身体健康等状况,确保全覆盖、无遗漏。新生和新入职的教职员工应在录取(用)后,及时纳入学院疫情防控网络管理。要完善心理预警机制,高度关注学生因学业、就业、恋爱、家庭关系等原因产生的心理问题,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、学业就业指导、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,做好受疫情影响较大群体的对口帮扶,防范个体、群体性安全事件,着力推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协同发展,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、世界观和价值观。
4.精准掌握返校情况。相关职能部门、二级院系在开学前要精准掌握返校人数、行程安排、交通方式、到校时间等。提醒学生要严格按照学校指定的返校时间进行返校报到。提醒师生注意旅途个人防护,在返校途中随身携带足量的口罩、速干手消毒剂等个人防护用品,全程佩戴口罩,注意个人卫生。返校途中尽量减少与他人的交流和电梯按钮、门把手等公共设施的接触,保持安全距离。
5.开展公共场所卫生消杀。学生返校前,要加强对师生办公、学习、活动和生活的教室、宿舍、食堂、会议室、走廊、厕所、浴室、电梯、美术馆、体育馆等公共场所重点部位以及师生员工经常触摸的设施、设备、物品等进行全方位的保洁和消毒。大力开展校园爱国卫生运动,彻底消除卫生死角,有关场所做到日常通风换气,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保持校园环境整洁。
6.充分储备防疫物资。对现有防疫物资进行一次彻底清理盘点,按照学校规模、师生数量、应急要求等储备数量充足、符合要求的防疫物资。继续完善防疫物资管理制度,优化工作流程,合理测算需求,准备好一个月物资储备。确保防疫物资采购、验收、入库、保管、发放、使用等过程规范有序,科学使用,专物专用。
7.开展应急处置演练。高度重视应急预案的完善和应急演练工作,要进一步完善秋季开学突发应急工作预案,并要在当地党委、政府和联防联控机制的领导下,抓好应急演练的落实。秋季开学前至少进行2-3次演练,确保相关人员熟练掌握应急处置工作内容和流程。
8.加强返校报到管理。优化报到流程,合理布局分区,避免人群聚集。不提倡学生家长陪同学生返校,家长或其他陪同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校内。要组织检查师生员工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记录,建立健全应接未接人员台账。
9.扎实做好新生军训工作。及时与承训部队协调对接,在校内有序推进学生军训工作落实。校外承训人员须提前做好14日健康监测,并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入校,服从封闭式管理。
10.强化校门管控。坚持严把校门关,对所有师生员工入校时均进行身份核验、体温检测和健康码查验,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门。学生返校后,学校要实行封闭管理,学生非必要不离校,进出校门做好审批管理,待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再行调整。
11.加快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。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当前预防控制新冠肺炎传播的最经济、最有效的措施。各职能部门、二级院系要进一步加大疫苗接种的宣传引导和组织动员力度,全面掌握师生疫苗接种情况,及时统计接种需求,确保无禁忌师生员工“应接尽接”。沈阳校区、大连校区、附属中学要积极与属地卫健、疾控部门沟通,反馈师生疫苗接种需求,加快18岁以上师生员工疫苗接种进度,有序推进12-17岁学生疫苗接种工作,尽快建立校园“免疫屏障”。
(二)抓实抓细返校后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
1.坚持校园封闭管理。学生返校后,实施校园封闭管理,在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前,学生非必要不离校,进出校门做好审批管理。教职员工出市要经过审批。非必要不出省,如确有需要,严格审批。如到外地出差,返校前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入校。始终坚持“五个一律”的原则,学生离校管理根据有关学生管理部门制定的管理要求和程序执行。保卫处做好离校学生的登记工作,返回时做好身份甄别和测温登记工作。
2.严格做好学生健康监测。坚持“日报告”“零报告”制度,加强晨午晚检、因病缺课(勤)病因追查和登记等防控措施,掌握学生健康状况。加强流感等秋冬季高发传染病和不明原因肺炎的监测、分析、预警和处置,防范新冠肺炎和流感叠加发生的风险。
3.加强食堂卫生管理。采取错峰就餐,就餐排队时保持安全距离,在未设置餐桌隔离挡板的情况下,师生员工不面对面就餐。做好就餐区域桌椅、地面及餐具和炊具的清洁消毒。加强食材采购、存储、加工和销售等环节卫生安全管理,严格执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。重点对学校食堂低温储存食品及冷冻冷藏设备进行传染源检测排查,确保食品安全。加强食堂餐饮服务人员的健康防护,对食堂直接接触生鲜食品的厨师及其他工作人员定期组织核酸检测,并注重对相关企业配餐送餐人员监测排查,杜绝安全隐患。
4.加强教职员工个人防护。教职员工要如实报告出行动态做好每日体温监测。不参加非必要的外出旅行、会议和活动,主动远离人员密集场所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做好个人防护。
5.科学佩戴口罩。秋冬季节,在校园人群密集、通风不能保证的场所要佩戴口罩,校门值守人员、清洁人员及食堂工作人员等须佩戴口罩。
6.安全组织开学典礼。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,可采取线上或户外等形式组织开学典礼,减少人员聚集,确保安全健康。
7.上好“开学第一课”。各教学单位要全面部署和筹划“开学第一课”,内容充实、全面,上好“开学第一课”。充分利用校园微信平台、微信群、QQ群等各类媒介,将新冠肺炎及秋冬季传染病防控知识、技能培训和健康生活习惯作为重要内容,面向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、生命教育、卫生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;面向教师加强公共卫生、疫情防控、应急处置、心理辅导等教育培训;面向家长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和家庭教育指导。
8.有序开展教育教学工作。落实疫情防控、维护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秩序要求,做好教学条件完善和教学工作保障,科学统筹安排教学计划。加强创新能力培养,推进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。坚持“以本为本”,推进“四个回归”,确保课堂教学质量。做好线上线下教学工作有机衔接,做好“教”和“学”的动员,确保新学期教学工作的平稳有序和高质量开展。同时,对暂时不能返校的学生也要做好心理疏导和线上教学等工作。
9. 严格控制校内大型聚集性活动。审慎举办大型活动,如确需开展的,要充分做好风险研判和排查,严格控制活动规模,制定活动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,报学校疫情防控综合办公室同意后,经属地市级疫情防控指挥部审核同意方可开展。活动规模原则上不超过300人,参加活动人员和活动保障人员要完成疫苗全程接种,做21日内旅居史排查,并提供活动前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。坚决避免人为造成大规模人群聚集而导致疫情传播扩散。
五、工作要求
(一)提高政治站位,强化工作责任
各基层党组织、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德尔塔变异毒株传播系数高、潜伏期短、病毒载量高、传染性增强等特性,认真研判对校园疫情防控提出的新要求,封堵防控漏洞。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和责任意识,严格落实属地责任、部门责任、单位责任和个人责任,扎实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安排。各基层党组织、各单位、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是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,要亲自研究、亲自部署、靠前指挥,细化防控措施,层层压实责任,确保每个细节、每个关键步骤落实到位。深刻认识把握上级秋季学期学生返校工作的总体要求,始终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,把新学期开学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压紧压实,确保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落实到位。要坚决克服思想上行动上的麻痹松懈,从严从紧从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,守住校园疫情输入关、扩散关,做到守土有责、守土尽责,织密筑牢学院疫情防控网,严防疫情输入校园和在校园里发生聚集性疫情。
(二)完善防控机制,提升应急处置能力
要坚持底线思维,不断完善本单位、本部门应急处置预案。加强与卫生健康部门沟通协调,形成“点对点”的协作机制,协同开展应急预案全员、全过程、全要素演练,把做好应急演练作为开学的必要条件。确保应急工作机制运转顺畅,一旦发现疫情,能够快速启动,第一时间隔离、第一时间报告,高效处置,将疫情处置控制在合理范围。
(三)强化部署调度,提高联防联控水平
沈阳校区、大连校区、附属中学要在属地防指的指导下,严格落实国家和地方疫情防控政策措施,加强疫情形势分析研判,强化部署调度、联防联控,织密织牢学校疫情防控网。
(四)强化督导检查,落实各项防控措施
秋季开学前,各单位、各部门要对本单位、本部门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开展自查,发现隐患,立查立改。学校疫情防控督导组要加强监督检查,对各单位、各部门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实地督查,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地落细落实到位。对不正确履行职责、工作落实不到位的要严肃问责追责。
近日,湖南省教育考试院公布了2022年美术类专业考试大纲,这里广州美术培训画室刘老师为大家找到了相关的信息,一起来看看吧。